-
“走進先進”系列報道5:奉獻路港 敢于擔當
——記2019年度建工集團優秀共產黨員周國明
-
信息來源:租賃分公司 |
|
日期:2020-08-12 |
|
瀏覽次數:5179 |
|
分享到: |
|
他兢兢業業,不論大事小事,都安排得有條不紊。他胸有成竹,在每個工作崗位,都能做到忠誠擔當。他就是周國明,先后擔任技術員、工程部長、項目副經理,現任安徽路港526國道嵊泗段改建工程項目負責人,多次被公司授予“先進工作者”、“路港新秀”、“路港杰出青年”、“路港優秀項目經理”、“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2020年7月,被授予集團 “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吃苦在前,默默奉獻
在擔任工程部長期間,他總是第一個到達施工現場的,也是最后一個離開的,做到現場發現問題現場解決,既保證工程質量,又不延誤工期。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周國明身處湖北疫情中心,在服從居家隔離紀律要求的同時,仍然心系526國道嵊泗段改建工程項目,通過微信、QQ等平臺線上辦公,積極組織編制疫情防控應急預案,進行防疫物資采購、工作人員健康情況申報等。隔離管控措施解除后,他立即趕赴項目現場指揮防疫工作,在他的帶領下,項目部于2月25日實現全面復工復產,截止2020年7月,本年累計完成產值6316萬元,占年度計劃的50%,為下一步工程計劃的順利實施打下基礎。2019年度,榮獲公司 “安全生產先進集體”、嵊泗安建投資公司 “先進集體”等稱號。
精益求精,確保質量
在擔任項目副經理期間,施工過程中,鋼筋保護層在鋼筋混凝土構件中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施工隊伍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對鋼筋保護層的控制存在很多困難,周國明一方面開展技術交底,讓施工管理人員、各施工隊伍班組長從思想上認識到控制鋼筋保護層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他要求嚴格控制鋼筋下料、加工尺寸、現場定位、保護層墊塊的密度和強度等,統一定制了高強砼墊塊,使保護層合格率滿足質量要求。周國明總結了多年橋梁施工經驗,在《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中發表了《預應力智能張拉系統在橋梁施工中的應用分析》。526國道嵊泗段改建工程小菜園大橋處于海積沖溝,局部基巖裸露,潮水差約為2.4米位置,樁基施工面臨著泥漿質量難以保證且裸巖滑錘等難題。他提出采用雙護筒進行施工,為確保高潮位時海水不流入內護筒,外護筒比日常水位高出3米,待樁基澆筑完成后切割外護筒,且不影響蓋梁施工。他還大力應用雙護筒施工工藝進行橋梁工程的樁基施工,經檢測,各個樁基均為Ⅰ類樁,不僅滿足質量要求,也能加快工程進度。
勇于擔責,不畏困難
2018年10月,周國明被任命為526國道嵊泗段改建工程項目負責人。該工程是公司第一例涉海施工工程,海域樁基礎施工難度大,工期緊,條件惡劣,材料供給靠海船運輸,時間不可控制,海域橋梁施工安全隱患大,又無施工經驗可尋,所屬小菜園大橋裸巖打樁和中心漁港大橋鋼平臺施工與筑島施工存在諸多困難。周國明二話沒說,接過重任,帶領項目管理團隊白天跑遍浙江沿海項目取經,晚上回來根據項目實際情況研討施工方案。每年8-10月是該地區的臺風季節,臺風的恣意施虐嚴重威脅著參建人員的生命和財產安全。2019年8月10日,第9號臺風“利奇馬”以52m/s的速度從浙江登陸,周國明作為項目安全第一責任人,從防臺的部署到落實各項措施,從應急物資儲備到參建人員轉移,他都親力親為,不漏掉任何細節,共計轉移參建人員248人,大型設備5臺。由于準備充分,無一人受傷,財產損失也被降到最低。
憑著對工作的熱愛和辛勤的努力,周國明贏得了員工的一致好評,面對大家的稱贊,他總是謙虛地說:“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項目干好,為公司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
上一篇“走進先進”系列報道4:開拓進取顯本色
下一篇“走進先進”系列報道6:刻苦鉆研,崗位成才